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

2017年8月14日

各区域板块金融运行情况

2016年,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均衡。

东部地区

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稳发展,占全国份额略有下降。2016年末,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8.8万个、从业人数164.1万人、资产规模11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2%、下降2%、增长11.8%,占全国的比重较2015年分别下降0.2个、1个、0.3个百分点,但仍是全国银行体系的主体。

其中,受传统金融加速互联网化和智能银行布局等影响,东部地区银行从业人员数量近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分省份看,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五省(市)银行业资产规模占全国的40.4%,海南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

各项存款增长放缓,非金融企业存款大幅增加。2016年末,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2015年回落1.3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存款增长6.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18.2%,增速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成为全国非金融企业存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受股票市场交易热度下降等影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下降6.9%,降幅较为明显。

各项贷款增长加快,消费贷款增势强劲。2016年末,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15年加快1.2个百分点,拉动全国贷款增长6.8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

2016年末,中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3万个,从业人员81.7万人,资产规模3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0%和15.4%,占全国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2个、0.4个和0.3个百分点。

各项存款增长加快,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2016年末,中部地区银行业本外币存款余额24.6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5年加快1.5个百分点,快于其他地区增长水平,拉动全国存款增长2.4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6.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4.4%,高于各地区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人民币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1.9%、20%,增速较2015年分别加快0.6个、4.5个百分点。下半年以来,受经济基本面企稳向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等影响,企业资金面有一定改善,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全年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量中,活期存款占比达74.4%。

各项贷款平稳增长,房地产贷款大幅增加。2016年末,中部地区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快于其他地区,较2015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币种看,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0%,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4.6%。主要受基建投资、个人购房贷款等因素拉动,信贷投向呈现中长期化趋势,2016年末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22.3%,远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中部地区各项贷款增速6.3个百分点。2016年末,中部地区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1%,领先于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

银行业规模稳步扩大。2016年末,西部地区银行业共有机构网点6.0万个、银行从业人员92.7万人、法人机构1353家,分别同比增长2.1%、2.2%、3.5%。银行业资产总额为37.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各省份银行业发展差异较大,四川、陕西、重庆、云南发展较快,四省(市)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占西部地区的55.4%。

存款增速小幅回落,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2016年末,西部地区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5 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较2015年回落1.4个百分点。分币种看,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2%,增速较2015 年回落1.3个百分点。主要受股市交易活跃度下降等影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2015 年大幅下降85.4个百分点。分期限看,活期存款增加较多,西部地区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达87.8%,高于其他地区。

各项贷款增长趋缓,信贷结构继续优化。2016 年末,西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0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较2015年回落1.8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20.7%,与2015年基本持平。其中,西藏贷款增速达43.5%,居全国首位。

从期限结构看,主要受投资稳增长和住房贷款带动,西部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增速较2015年加快1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仅增长0.3%,增速大幅回落6.7个百分点,一定程度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力仍然不足等问题。信贷投向结构继续优化,六大高能耗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前五大行业贷款集中度下降0.8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6 年末,西部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4%,高于各地区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领先于各地区同类贷款平均增速;下岗失业人员、助学贷款、保障房开发、金融精准扶贫等民生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大幅增长67.5%。西部各省份银行业机构持续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东北地区

银行业增长总体放缓,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快速扩张。2016年末,东北地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2.1万个、从业人员41万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4.4 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4%、10.8%、7.4%。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快速发展。2016 年,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4.9%和27.6%,分别高于全国同类机构平均增速8.7个和12.9个百分点。其中,城商行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主体,资产规模占比达63.3%,较2015 年提高4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类型机构。辽宁振兴银行、吉林亿联银行等2 家银行获批筹建,拉开了东北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序幕。

p53

各类存款增速有所回落。2016年末,东北地区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9.5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2015 年回落2.2个百分点。分结构看,住户存款仍是主要存款来源。2016 年末,东北地区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占各项存款的比重达52.6%, 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占比在各地区中最高。随着存款收益率下行,存款理财化趋势较为明显。如辽宁14 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全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4845 亿元,同比增长120.1%。

有效信贷需求明显放缓。2016年,受经济增速下行、过剩行业去产能、农产品收储市场化改革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信贷需求大幅放缓。2016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4 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2015年回落6.4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占全国的比重为7.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与其他地区不同,东北地区受项目开工不足影响,中长期贷款增速低于全部贷款增速,房地产贷款增速较2015年也有所回落。

各区域板块金融比较分析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高

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稳发展,中西部地区份额有所提升。2016年末,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22.3万个、从业人员379.6万人,资产总额196.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0.2%、12.6%。分地区看,中部和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占全国的份额有所提高,东部地区占比下降,东北地区占比基本持平(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地区分布见表1)。

部分地区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潜在风险防控压力仍不容忽视。2016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2015年增加2379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比2015年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商业银行最高,为2.49%。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中部地区不良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地区不良率同比分别提高0.07个、0.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

p54

(二)证券期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监管力度不断增强

再融资额创历史新高,东部地区融资能力显著较强。2016年末,境内上市公司总数3052家,较2015年末增加225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67.0%、13.8%、14.2%、5.0%(见表2)。“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10163家,新增5034家,接近翻番,总股本和总市值同比分别增长97.7%和65.0%。

2016年,资本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加强基金子公司风险控制、严格通道业务管理;规范上市公司重组上市行为;降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杠杆倍数。充分运用监管函、自律监管措施等手段监管异常交易行为,全年处罚数量、罚没金额、市场禁入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对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予以终止上市、强制退市处罚,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三)保险业快速发展,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功能持续增强

2016年,保险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业务加快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风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

保险业机构较快扩张,东部地区优势突出。2016年末,全国保险公司法人和分支机构有184家和1825家,同比分别增加2家和102家。保险机构在各地区分布基本稳定,东部占比保持绝对优势(见表3)。保险业总资产增长较快。2016年末,资产总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净资产1.7万亿元,同比增长7.2%;资金运用余额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全年平均投资收益率5.7%,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p55

保费收入增势明显,东部、西部地区增速加快,中部、东北地区放缓。2016年,全国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较2015年提高7.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23.5%和25.5%,分别较2015年提高12.2个、0.8个和4.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1%,较2015年下降3.1个百分点。分业务类型看,人身险业务强劲增长,财产险业务增长放缓。2016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2.2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较2015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8724.5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2015年下降2.6个百分点。农业保险服务范围持续扩大。全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17.7亿元,同比增长11.4%,农业保险承保农作物面积达到17.2亿亩,占当年播种面积的70%以上。

保险赔付支出较快增长,风险保障功能持续增强。2016年,各地区保险业赔款给付支出10512.9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较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4726.2亿元,同比增长12.7%;寿险赔付4603.0亿元,同比增长29.1%;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000.7亿元,同比增长31.2%;意外险业务赔款183.0亿元,同比增长20.5%。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类赔付同比分别增长19.3%、23.0%、19.1%、17.9%。

(四)金融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非现金支付环境持续完善。支付行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司治理”的一体化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成效显著,非现金支付环境持续改善。非现金支付工具不断丰富,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迅速,移动支付工具创新不断,非现金支付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中。

2016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51.1亿笔,金额3687.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和6.91%。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395.6亿笔,金额2494.4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257.1亿笔,金额15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和45.6%。快捷支付、二维码支付、云闪付等多种新兴手机支付方式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佚名)

泰和集团(www.blessedhandshome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