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持续进化
2017年不少企业进行了商业模式的探索,储能商业项目应用最多的是峰谷电价差套利,根据CNESA储能项目库对中国储能项目的追踪统计,江苏、北京、广东成为2017年国内储能项目规划建设投运最热门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工商业园区多,用电负荷大,用户侧峰谷电价差较大,拥有较大的套利空间。根据2017年8月公布的各省市大工业用电峰谷电价,多地峰谷电价差大于0.6元/千瓦时。
为此,企业也加大部署力度。中天科技的分布式并网储能项目(10MWh)成功运行,安装了江苏第一块实现峰谷价差计量表,并利用光、储、充商业模式,瞄准未来电动汽车用电需求,通过移动式集装箱切入应用场景,具备大规模复制可能;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公司在湖北襄阳宜城市新增投资20亿元,建设5G瓦时动力锂电池项目;南都电源与中国建设银行、中恒电气合作,开启“投资+运营”的商用模式。
大量资本涌入动力电池领域
作为移动的储能装置,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是重要的储能形式。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投资动作火热:宁德时代斥资131.2亿新建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泰尔投资50亿元用于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银隆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产品,孚能科技联手北汽投资80亿元打造动力电池基地等等。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有200余家,预计2017年动力电池整体产能可能将破200GWh,然而2017年各类新能源汽车对应的锂电装机或仅为30GWh,产能利用率仅为15%左右,产能过剩危机来临。这轮产能过剩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以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稀缺为特点,带来的影响是动力电池企业面临上挤下压局面、库存严重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布局梯次利用储能市场
动力电池研发火热的同时,其“退役”问题也被广泛关注。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将迎来“报废潮”。储能行业的发展,为动力电池退役、梯次利用提供了新出路,《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要“完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开展对淘汰动力电池进行储能梯次利用研究”。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方案》指出,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负责建立废旧回收网络;此后,一系列国标如《车用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车用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发布,逐渐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泰和集团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97号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