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实现碳中和,新能源的地位与作用详解

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 作者: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 2021年4月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4.2.4大力发展“绿氢”工业及其产业链

中国需要像煤炭、油气等工业一样,加快构建氢能工业,推动实施“氢能中国”战略。中国氢能需求旺盛,但仍以化石能源制氢(即“灰氢”)为主。利用“绿氢”替代“灰氢”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30年中国将处于氢能市场发展中期,氢气年均需求量达3500万t,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5%;2050年氢气年均需求量达6000万t,“绿氢”占氢气来源的70%,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至少到10%,可减排二氧化碳约7亿t。此外,加快推进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及加氢站等产业链整体发展,与油气工业深入融合,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和加油气站等基础设施,在产氢、加氢等产业链节点发挥油气公司先天优势,实现“油、气、氢、电”四站合建,推进氢工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4.2.5加大二氧化碳埋藏及封存应用与推广

二氧化碳埋藏与封存能够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是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的配套技术。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必须加大二氧化碳的埋藏及封存应用与推广,发挥其在碳中和进程中的作用,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化利用。未来可利用开采油气后的枯竭油田、气田和地下“水田”,形成埋藏及封存二氧化碳的“人工二氧化碳气田”(见图8、图9)。目前,中国石油已在吉林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开展二氧化碳驱油等技术攻关,形成年产超100万t驱油产量,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近海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潜力大,封存总容量约为2.5万亿t。初步预测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咸水层和油藏的二氧化碳有效封存量分别为133亿t和19.1亿t,吐哈盆地油气藏、深部咸水层和煤层二氧化碳有效封存量为44亿t。预测沁水盆地煤层二氧化碳的吸附和封存量可达1280亿t,其中吸附量占96%以上。此外,二氧化碳驱油、驱气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埋存,还可以提高油气采收率。未来,可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大庆等大型油气区,将采完的油田、气田建设成为“人工二氧化碳气田”埋藏与封存示范基地。

4.2.6发展碳转化及森林碳汇

发展碳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或燃料,实现“变废为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提出的“液态阳光”技术,将“绿氢”与二氧化碳反应制成甲醇,生产1t甲醇可固定1.375t二氧化碳。中国甲醇产能是8000万t左右,主要从天然气和煤中制取,如果全部采用“液态阳光”技术生产甲醇,可固定上亿吨二氧化碳。

大力发展森林碳汇,中国西南、东北等重要林区的碳汇能力很大。2010—2016年,中国陆地植被年均固碳能力约11亿t,约等于在此期间中国每年排放量的45%。植树造林可在碳中和的进程中发挥有利作用。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泰和集团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97号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